http://www.art2006.idv.tw/

http://www.art2006.idv.tw/

新銳藝術

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

王三傑。簡介 - 798畫廊 - 社群 - 樣版國度

王三傑。簡介 - 798畫廊 - 社群 - 樣版國度:
王桂勇(三傑)1969年12月出於中國山東,就學:山東濟寧師範專科學校,,中國藝術研究院,職業畫家,現居中國北京。
個展:
1989年6月 山東兗州市文化館 中國山東
2005年9月 新空間畫廊 中國北京
2006 年3 月 新空間畫廊 中國北京
2006年報10月 表像 中方角畫廊 中國北京
群展:
2000年5月 山東美術館 中國濟南
2005年7月 炎黃藝術館 中國北京
2005年10月 希爾頓酒店觀景廊畫廊 中國北京
2005年11月 新空間畫廊 中國北京
2006 年 5月 2006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展 中國上海
2006 年 7 月 薩特gallery 《 消費時代》展 中國北京
2006年8 月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 中國北京
2006年 11 月 薩特gallery 廢都 中國北京
油畫“情感狀態”系列多次被《中國油畫》;《藝術狀態》等刊物發表,中央電視臺、旅遊衛視等新聞媒體採訪報導,作品被西班牙、美國、德國、英國、荷蘭等國家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。
雜談
△“人”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,既是社會歷史的當事者,又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,那麼,作為當代藝術表達、表現人,人的思想,生存狀態與人有關的社會環境,生態,發展存亡確成為必然。正所為這個社會應該成為一個“人應看人”的社會。即“人應該關注人類的社會”。藝術不能象科學那樣通過人的活動可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,以處進人類的進步與發展,但是,藝術可以通過與觀者的交流以觸動和啟發之。科學不僅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,也使類的認識深度、廣度以及關念形態有了新發展與改變,藝術審美也在不斷的變化,“美”也不再是藝術的終極表現。
△春秋戰國時期,中國就有了人性向善向惡之辯。然而向善向惡都不可能是人性之本源,都不過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說教。如此,人的社會性要求人一時一刻也不能脫離“聯繫”這只網。但是每個人都在這只網中困惑和掙紮。
△人們常問:“你的畫表達了什麼?”我要說的是:“你看到了什麼?”畫家表達的東西盡在畫中。一幅畫如果再要配相應的文字說明之。那它只是圖解。如果一個藝術家能夠完全用語言、文字表達,那麼他何必畫呢?說實話,我根本不想為我的作品起什麼名字,儘管孔子有“正名”之說,我還是不想用所謂的名字框住了觀者的思想。我想,觀者與作品交流後的思想即可成為作品之名。正所謂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”畫是一方面,觀又是一方面,我所要的不是“共鳴”而是“回聲”。
△我認為我的畫是“形象”先行,某“形象”打動了我,然後我把這種情感、衝動形象化——而通過這種形象化過程的終止,向觀者傳達我的情緒。
△今日與朋友就繪畫的“理性”、“感性”進行一番探討,不管如何,我想作品與觀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使之觸動,我想這幅作品更感性些。
△除抽象表現主義以外的線與色都是服從於“物”的,他們的美感依附於由他們組合起的“物”。拋開了“物”線和色就什麼也不是了,而抽象表現主義恰恰是讓二者“獨立”,然後二者“結合”,最後抽取了“美”。
△靈感不是冥思苦想所能得到的,但靈感又無法脫離為產生靈感的那一刻所進行的冥思苦想的準備。
△看似富有哲理的理論不過是確確實實地說了實話而已。
△對我來講,油畫僅僅是工具,解讀後現代藝術不是看到藝術本身的表現,而是形成此藝術的思維方式,即“道”;如何思維。
△我有時間是因為我的時間是我在支配。我沒時間是因為我時間在被別人支配。
△藝術不是要把什麼東西解釋的清楚,亦不是要把什麼東西弄的神秘,藝術就只是藝術家的一種方式。
△“學術”是什麼?學術只不過是把自然的東西,理論化、系統化最終導致其神秘的過程的一個概念。
△一般來說,先看到,然後大腦反映, 或是同時進行,但是,如果先想到,視力有困難達到的東西,再看反而能夠看到,這就是“意識”先行,意識作用。
△有人說:“我應該畫的‘陽光’些”,可是我告訴他的是:“敞開心菲畫畫,就是最大的‘陽光’。”
△人類文明最偉大的引領者,應該是藝術家——那些給自己安裝了哲學家大腦的藝術家。

沒有留言:

Yahoo!奇摩拍賣-賣場新銳藝術空間

新銳藝術空間 - 文章

新銳藝術 - 書籤